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产业集群建设、促进我市经济全面发展的调研报告
发表日期:2016-05-19 11:10:55    来源:    作者:

邯郸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按照传统产业抓提升、新兴产业抓提速的总体发展思路,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协调、持续和全面发展。根据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未来五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化”发展思路,以及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争创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城市”的要求,近半年来,市工经联先后深入我市永年、磁县、成安、曲周、鸡泽、峰峰矿区、马头生态工业城等产业集群建设较典型的县(区),走访市直有关部门及企业,对我市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八月份还到东北三省的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产业集群较发达地区进行了学习考察。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思考,对我市产业集群未来发展,提出如下想法和建议:

一、我市产业集群基本状况

工业发达国家和经济先进地区实践表明,集群化发展是产业充分发展的重要阶段,这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我市近年来通过实施工业立市强市战略,推进“6+6”大项目、大集团、大产业战略和“3+3+3”主导产业倍增计划以及东部振兴规划,极大地促进了我市的工业化进程。传统产业钢铁、煤炭及煤化工、装备制造、电力等产业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和天然色素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为今后我市产业集群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作为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的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产业聚集区建设步伐加快。截至今年上半年,认定省以上园区、聚集区19个,面积达220.2平方公里,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平台承载力大大增强。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底,除邯钢集团、天铁集团、新兴铸管、峰峰集团和邯矿集团外,全市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产业集群36个, 2010年创造工业增加值562.9 亿元,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的23.8%。

在肯定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我们还看到,要发挥产业集群应有的作用,带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达到“十二五”提出的奋斗目标,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集群规模小。以营业收入计算,剔除钢铁产业,产业集群平均规模只有 32.5 亿元;从集群生产企业个数看,不足10家生产企业的集群有 5个;从经济比重看,36个产业集群中,增加值占县域地方生产总值不足 10 %的有17个,有的只占1%;二是产业链条短。集群中绝大多数企业不具备科研和新品开发能力,整个产业生产技术相近,产品大同小异,基本被锁定在加工制造环节和价值链低端,产业扁平化问题严重;三是产业中的龙头弱。许多产业集群缺少龙头企业,或者有也比较弱小,对整个产业起不到示范、引领、支撑作用。永年紧固件产业,全县生产企业达4611家,年产能260 万吨,但最大企业的生产规模不足万吨。鸡泽铸造产业生产企业 132 家,规模以上只有 6 家;四是运营机制不健全,集群组织整体性差。不少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集而不群”,“合而不和”,缺乏协作联合,也形不成一个有机整体,产业集群的优势和集聚效应难以发挥,单打独斗、恶性竞争现象比较普遍;五是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力弱。多数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专业服务机构、中介组织建设滞后,相应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等配套服务跟不上,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不足,影响了一些产业的集群化发育发展;六是缺乏全市统一发展规划,不少集群地域重叠、产业趋同。此外,政策支持、财政扶持方面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 对产业集群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为了加快我市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我们认为,“十二五”时期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应以产业集群化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专题规划,以规划为纲领,指导产业集群发展;以产业园区、聚集区为载体,聚集培育产业集群生产要素;以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大市场、大品牌为龙头支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构建集群运营机制为关键,增强集群发展活力与动力;搭建公务服务平台,强化配套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力争“十二五”期间走出一条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之路,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转型发展、持续发展、全面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确立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主线的推动工业化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

1、抓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我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产业集群集科学空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分工协作、集中服务治理等众多优势于一身,是推动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解决资源环境约束、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的承接平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更新理念,加快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为我市打造区域经济中心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2、抓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一是继续实施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大集团的合作战略。近几年我市从抓项目入手,引进了韩国现代、法国圣戈班、美的集团以及央企中棉工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外大企业投资项目,随着项目落地投产,一批与之相关的配套、服务企业也将相继兴起,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并发扬光大,力争“十二五”期间有更多的大企业、大集团来邯投资,有更多的大项目落地投产。二是充分发挥驻邯省、部属企业(集团)的优势和积极性,使其在纵向和横向上加速扩张发展。多年来驻邯省、部属企业在我市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骨干带动作用,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十二五”期间,我们要一如既往的支持、鼓励和依托这些企业,共同发展。关键要采取更加有效地措施取得企业主管上级的支持,力争在邯多投入、多上项目,真正形成支柱骨干项目“顶天立地”、配套协作项目“铺天盖地”格局,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做大做强我市产业经济。三是加大实施《邯郸市东部振兴纲要》工作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打造一批独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我们认为,用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进而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实现东部振兴战略的关键。近年来,我市东部县域农业产业化产业集群已有较快发展,势头良好,如天然色素、辣椒制品、面粉加工等。除此之外还有鸡泽的铸造业、泵业,成安的钢管制造业,馆陶化工产业基地等产业集群也初具规模。下一步加快东部县域产业集群发展,要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积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要大力发挥农业种养优势,重点在延长深加工链条上做文章;要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搭建公共科技开发推广平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要整合品牌资源,打造区域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发挥品牌效应。

3、加大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宣传力度。要强化对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宣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优势;要组织多种形式的研讨班,邀请专家专题讲座,对产业集群化发展进行深度研讨和交流;要大力宣传推进产业集群建设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切实推动产业集群化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全面科学规划,加强对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引导。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产业政策和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制定我市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一是立足我市现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产业基础,明确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和原则。要把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科学布局、优化升级相结合,提升集群的整体竞争力;要把产业集群发展和培育优势主导产业、扶持龙头骨干企业相结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把产业集群发展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大企业重组、整合、并购和股份制改造力度,促进关联企业聚集,实现规模效益;要把产业集群发展和企业科技进步相结合,逐步实现依靠企业科技进步引领集群发展;要把产业集群发展和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引导企业走循环发展的路子,培育一批循环型产业集群。二是对接国家产业政策,明确我市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和目标。按照我市“十二五”规划以及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打造一批在我省、我国叫得响的各种类型的超百亿、超千亿的产业集群,要分别制定各类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方案,在制定钢铁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时,一定要紧密对接国家产业政策,按照“控死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质量品种、钢后延伸、资本转移”的思路,主动有序地淘汰落后产能,加速钢铁大市向钢铁强市迈进。三是形成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制定的组织领导。产业集群是一个综合的区域性经济载体,其培育发展壮大与三次产业都密切相关,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因此,政府要明确一个综合部门承担起对其进行目标定位、规划引导、政策扶持、项目建设、矛盾协调等组织管理工作。

(三)、加强产业园区、聚集区建设,增强产业集群的承载能力。

 作为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产业园区、聚集区建设直接决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是增强产业承载能力的关键。近几年,我市园区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为今后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高产业集群发展的承载力,加快产业园区、聚集区建设的步伐,一是按产业发展需求和方向对园区进行合理布局和定位。我市现有园区近几年已经上了不少大项目、好项目,但总的说缺乏统一合理的规划。下一步,要对这些园区进行梳理,统筹规划,使每个园区有明确的主导产业定位,全市园区各具特色、错位发展,达到各园区产业互相配套协调。特别强调,加快冀南新区建设步伐,打造大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已成当务之急。要以冀南新区开发建设为契机,以发展整机,培育品牌,做大总量为重点,打造千亿元以上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要加快冀南新区内园区的整合步伐,尽快组建专门管理机构,统一实施管理。二是加大园区项目建设力度,培育园区内的龙头骨干企业,辐射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以项目为抓手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大产业集群项目的引进、建设和培育力度,围绕促进产业聚集和做大重点产业引进开发各类项目,如马头生态工业城的新兴铸管精品钢项目和邯郸经济开发区的美的集团项目。通过引进这些具备国内领先水平、产业化前景好、有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点项目,培育形成园区的龙头骨干企业,吸引众多的配套和相关联企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链条的延伸,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三是构建园区经济运营机制,增强集群发展动力和活力,实现集群自主发展。要营造“低门槛、零注册、优服务”的园区发展环境,确保各类生产要素无障碍进入园区投资创业,依靠创业竞争机制细化产业分工,强化合作,构建起产业竞合关系,提升产业集群活力和综合竞争力。要严格落实上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关政策,同时制定市级县级配套扶持优惠政策,形成政策合力,促进园区产业集群快速发展。要探索建立龙头骨干企业与集群配套企业连结激励机制,强化龙头骨干企业与集群关联度,实现互利共赢、整体发展。

(四)、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健全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力度。要面向集群培育发展,与集群专题规划配套,研究制定有关财税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土地使用政策和人才聚集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激励引导机制,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推动我市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做大做强。二是加大社会化服务力度。支持企业逐步将采购、运输、仓储、产品设计、产品包装、售后服务和后勤保障服务等内部辅助功能与企业分离,通过市场第三方服务、社会化运作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三是多方面搭建服务平台。围绕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提升产业层次,大力发展金融、物流、电子商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建立面向产业聚集区内所有同行企业服务的物流中心、技术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培训中心。积极搭建人才培训、产业研究、融资、信息服务、法律援助、信用评级等公共服务平台。四是建立健全行业协会,架起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真正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指导、行业协调、行业自律、政策研究、信息传播、技术交流、专业培训、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