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协会”对接“大市场”
发表日期:2016-05-19 11:08:21    来源:    作者:

“小协会”对接“大市场”

——来自曲周县农村的前沿报告

 

曲周县位于邯郸市东北部,面积6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万亩,人口42.9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7%,是一个平原农业县。近年来,该县立足县情,围绕天然色素、林板家具一体化、自行车配件、畜牧养殖、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50多个,农民利益得到了很好保护,实现了产销两旺。2007年全县农业增加值达到32.2亿元,增长5.3%;农民人均纯收入4465元,增长15%。

主 要 做 法

一、依托龙头企业办协会。该县天然色素协会依托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晨光天然色素公司,按照“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推行订单农业,每年签定辣椒、甘蓝订单5万多份,有效保障了农民收入和企业原料需求,实现了企业、农民、政府三赢。林板协会依托河北赛博板业公司建立起来后,建立健全了企业与农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共赢、和谐发展。2007年带动商品林种植农户2.5万户,农民年可增收4000万元。

二、依托“两委”办协会。由村“两委”牵头成立协会,发挥基层组织和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发展主导产业。曲周镇、白寨乡10多个村“两委”,发挥本村农业资源优势,成立了蔬菜协会,规划实施万亩标准蔬菜种植基地,并积极开拓市场,将3000多个小生产农户组织起来,与北京石门蔬菜市场签订产销“市场挂钩”协议,种出了“奥运蔬菜”。曲周县每年向京、津、沪、东北、西北、长江以南及港澳等26个省市区销售大白菜、甘蓝等40多个品种的蔬菜,每年成交额近2亿元。由于市场对基地生产的蔬菜按订单以普遍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农户亩均收入达8000元,高出传统种植1.5倍以上。

三、依托技术能人办协会。以农村具有种植、养殖专业技术的能人为带头人,发挥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的主体作用,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一片兴一业,组织经济联合体。中药材协会会长赵振江是一位精通中药材种植的药商,他凭借专业技术,发扬白寨乡马布村中药材种植传统,牵头成立了中药材协会。过去由于中药材种植技术低下等原因,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规模越来越小。协会成立后,先后组织会员到安徽毫州、河北安国等地学习技术,亩均增收500多元,药材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000亩发展到现在的30000亩。在协会的引导下,一大批致富能手、专业大户纷纷加入,“能人”效应得到了极大释放。

四、依托营销大户办协会。为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千家万户农民与大市场的对接,有效解决增产不增收的难题,该县充分发挥农村营销大户和经纪人的资金实力与市场开拓能力,牵头建立经济协会,把分散的农户连接起来,实行分散生产、联合销售,形成闯市场的合力。该县有自行车配件专业村7个,专业户1500余户。自行车行业协会成立后,积极带领农民闯市场,解决了产品的销路问题。西水疃村是一个加工生产自行车配件的专业村,但一直小打小闹,不成规模。自行车协会积极到天津等地考察市场,帮助村民扩大加工规模。目前,该村每天原料和产品吞吐量均可达到100吨,成为全县第一富村。

五、依托种养大户办协会。突出规模、特色、效益,由农村种养大户牵头,充分发挥其技术、管理经验及资金、销售网络优势,吸纳农民种养户参与共同组建协会。养鸡专业大户张海祥,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其经营的养鸡场存栏2万只。为带动农户共同致富,自发成立了养鸡协会,通过强化内部信息交流,推广应用新型技术、饲料,提高了养鸡效益。目前该协会拥有会员1500余名,遍布全县10个乡镇、190多个村。如今,该县鸡饲养量达300万只,成为养鸡大县。

初 见 成 效

一、实现了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专业协会的服务遍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产前提供各种农业生产要素、产中实施技术指导、产后进行销售加工。通过提供各种专业化服务,扩大了农业生产专业分工的细密程度,促进了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为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创造了条件。比如,该县安寨镇葡萄协会对葡萄生产和销售实行供苗、购药、包装、价格四统一;定期请专家授课,进行现场指导;会员生产资金缺口由协会根据会员的种植面积核定所需额度,与信用社协商贷款。通过上述服务,该镇小额信用贷款向葡萄专业户倾斜,土地向葡萄专业户集中,全镇种植面积2000余亩,葡萄产业初具规模。

二、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专业协会指导农户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地安排生产品种和数量、组织收购和上市,有效避免了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好地实现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对接,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了市场风险。该县养鸡协会积极与山东凤翔集团开展合作,企业免费供应肉鸡苗和饲料,无偿提供养殖技术,与农户签订回收合同,肉鸡养成后按保护价收购,调动了农户积极性,发展肉鸡养殖10万余只。

三、加快了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在原有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受到冲击,新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还没有形成的情况下,专业协会成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普及的重要载体。专业协会从自身职能出发,帮助农民发展新的产业,提供优良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先进技术。该县通过专业协会推广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达70余项,尤其是高效栽培、畜禽防疫、标准化生产等先进农业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四、促进了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专业协会一头联企业、一头牵农户,是建立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的重要环节,尤其对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河北金赛博板业公司与农户签定“林业订单”,发展速生丰产林20万亩,企业就地收取原料,大大节省了成本,增加了利润。目前,该县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4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市级10家,年加工转化农产品44万吨,为农民增收7000多万元,实现了以销定产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五、增加了农民收入。专业协会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合作,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销售全方位服务,有效保证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同时,专业协会还把广大农民联合在同一个利益共同体内统一对外,组织农民共同采购生产资料,共同加工或销售农产品,在取得规模效益的同时,提高了农民在交易谈判中的话语权,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使农民获得更多经济收入。

几 点 启 示

一、专业经济协会是助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该县把培育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发展效益农业的突破口来抓,对提高农民市场主体地位、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搞活农产品流通、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发挥了有效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形成了“一红两绿两白”(辣椒、蔬菜、林木、棉花、牛奶)五大农业富民产业,形成了绿色食品加工、优质棉种植与纺织、畜牧养殖与加工、生物技术示范四大基地。

二、专业经济协会是助力农民增收的重要帮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小规模、家庭化生产越来越难以获得完整、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以指导生产,很难抵御市场风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一个桥梁,集合广大农民的力量来调节产、供、销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各环节正常运转,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改变了农户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使他们获得相对较高回报,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三、专业经济协会是促进农村稳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面对农业税费制度改革的新形势,“无钱办事”成为农村稳定工作的首要难题。该县通过“两委”牵头办协会的运作模式,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以协会名义收取管理费和检测费,实现村级增收。在此过程中“两委”干部办协会可以充分发挥模范带动作用,为他们施展拳脚提供一个平台;同时,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为给群众办实事搞好公益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四、专业经济协会是科技推广运用的有效载体。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政府单一渠道的管理和服务很难满足广大农户发展多种产业的需要,协会可按农民需要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划算的事情。协会还通过“能人效应”,把科技传到千家万户。致富能人是群众身边的典型,其技术和经验群众看得见、信得过、学得会,可以有效弥补政府部门组织的农技推广网络和人力不足。

问 题 及 建 议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正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前进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够统一。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专业协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认识,在工作中没有将其摆上应有的位置。二是协会综合实力不强。普遍规模偏小,管理协调能力差,经营困难,后劲乏力。三是管理比较松散。大多数专业协会是在“能人效应”下发展起来的,在管理上通过个人权威来维系,内部运行机制不规范。四是信息化程度不高。不少专业协会信息面非常窄,掌握的信息也相对滞后,开展技术推广、生产安排和社会化服务等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重要性。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需要,扶持专业协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农业的职能将主要转移到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建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逐步转给企业、市场和中介组织,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对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在创办上要走多主体多形式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路子。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多主体创办,多形式发展。在组建形式上,既可以是农民自办,又可以是国家技术经济部门、涉农企业与农民联办,特别要发挥社会能人的作用,鼓励有一定销售渠道、有一定生产加工技术、有一定资金实力和拓展能力的能人联合创办。在发展形式上,根据发展要求和自身实力,既要有松散型的专业协会,更要发展经济利益紧密型的专业协会;既可以发展生产服务型的专业协会,更要发展产销结合型的产销一体型的专业协会。

三、在管理上要建立健全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自律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内部民主管理制度。协会的活动一定要置于会员监督之下,以充分发扬民主的方式管理协会,由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协会负责人和以《章程》明确规范协会的职责范围,明确协会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明晰协会内部的产权关系。明晰协会与主管单位、协会与会员、协会与协会负责人的产权关系,维护会员合法利益。三是建立一套适应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主要有资金支撑机制,保证协会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自我服务机制,建立农副产品销售、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等服务网络;风险防范机制,建立风险基金,防御市场风险。

四、在扶持上要切实做好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服务工作。一要加强组织引导。专业协会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宣传发动,积极组织引导,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主动参与而不干预,积极引导而不强迫,同时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二要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当前要着力解决运作机制问题,建立健全专业协会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使专业协会从组织运作到管理模式等方面有章可循。三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各级政府每年在财政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专业协会的发展;金融部门要积极给予信贷支持,提供低息贷款,帮助解决专业协会启动资金和农产品收购环节流动资金;对经登记的专业协会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和劳务收入免征所得税,销售自产农产品及简单加工的农产品免征增值税或适当降低税率;对专业协会的临时用地比照农业设施用地办理,建设用地优先安排指标;开辟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等,为专业协会的发展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省、市工经联联合调研组成员:张士英、李治才、牛冬彬、武占军、曲海章)

                                     

                                             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