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 郸 市 产 品 结 构
调 整 的 宏 观 把 握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产品结构调整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结构调整作用的认识在逐渐深化,同时,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特别是一个城市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中,政府应怎样做,既使企业有更多的产品结构调整自主权,又使企业自觉地同城市整体产品结构调整目标一致,从而使城市产品结构趋于合理,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本课题以政府应对产品结构调整宏观把握作为认识基础,结合邯郸市产品结构调整实际,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产品结构调整宏观把握的基本认识
产品结构是经济结构的子结构,比较经济结构的其他子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具有宏观经济活动和微观经济活动两个方面。一方面,产品的市场性以及与产业的直接联系,使产品结构调整影响层面提高、范围广远,因而带有宏观经济活动的特征;另一方面,产品的载体是企业,产品的千变万化,都要由企业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因而产品结构调整也属微观经济活动。这里需要研究的是,在我们经常而言的产品结构调整中,政府的作用是什么?是把握宏观还是把握微观?显然,从市场经济的角度,产品的竞争力是靠市场需求决定的,而不以行政长官的意志为转移。怎样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是企业体制机制以及对市场信息整合吸纳功能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政府指指点点所为。因此,产品结构调整的主体是企业。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中,政府不应该也不可能把握微观。但是,由于政府的创造环境功能以及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系统、战略性的站位,使得政府在产品结构调整中,可以进行宏观把握,从而避免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与市场经济规律相悖。我们认为,城市政府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中的宏观把握有这样几个方面:
1、把握城市产品结构的基本形态。所谓基本形态是指在一个城市成千上万的产品品种中,不可能逐一排队,然后做出各产品比例关系,而是把握基本类型产品比。比如从生产角度,重工和轻工产品、原材料、初加工和深加工产品,新产品和旧产品比;从市场角度,畅销、平销和滞销或长线和短线产品比,名优产品的市场份额;从技术角度,传统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比等等,这是城市产品结构的基础和调整力度的前提条件。
2、把握产品的发展趋势。根据国际国内产品技术信息,从城市产品结构的现状出发,分析一定时期内城市主导产品变化情况和市场需求,新技术新产品对主导产品的影响,前瞻新的主导产品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主导产品相互更替的契机,做出规划。这是城市产品结构调整目标确立的依据。
3、把握产品结构调整政策的基本原则和适用性。产品结构调整分为适应性和主动性调整。适应性是根据现实市场需要的调整,主动性调整是根据未来市场需求,提前对产品结构状况进行改变。不管何种调整,都应明确产品结构调整的主体是企业。制定调整政策要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而不是越俎代庖。同时,政策要有可操作性,易于落实。这是产品结构调整实现的保证。
但是,还应看到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产品结构调整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传统和市场“双重思维方式”和“双重体制”的影响和碰撞。从而干扰政府对产品结构调整的正确宏观把握。
首先,产品结构调整中宏观把握与微观运作难以衔接。这主要表现在政府制定的产品结构调整规划,在企业的具体操作中往往走样或搁浅。产生这种矛盾与碰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政府与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上的出发点有异。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政府的附属物,政府怎么定,企业就怎么干,产品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很容易一致起来,宏观规划与企业的微观运作基本上没有矛盾而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改革的深入,宏观经济环境及企业的地位、性质、运作方式都发生了大的变化。政府与企业思维方式出现了新的矛盾。作为政府在产品结构调整上,更多地要考虑整体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考虑整体工业经济的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考虑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机统一,考虑环境的保护。作为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则往往是把企业利益或者说是眼前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很少关心产品结构调整的整体效果。二是规划上的盲目性。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够。有些项目企业刚有一些想法,或正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有关部门就将其列入规划,势必这些项目有落空的危险。三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一般情况下,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的过程中,遇到的技术、资金等问题,单靠一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很难解决。就是研制出得好产品,要推向市场,形成批量能力,达到经济规模,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各种外部条件的创造。尤其是对一些亏困企业来说更是如此。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这些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很难奏效。四是产品结构调整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从政府的角度来讲,调整结构,必然要把战略性调整与适应性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处理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的关系。对企业来说,要有效地进入战略调整和适时地退出原先所在的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没有一个完善的运作机制,企业就无法适应调整的整体要求。
其次,宏观指导方式与企业实际的相互脱节。近几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有其独立动作的规律和规则。然而目前企业改革进展较快,而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相对滞后。政府的行为方式往往不可避免地、自觉不自觉地带有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色彩。一是规划的制定政府说了算。依然是政府定规划,企业去执行。规划的项目不一定适合企业实际,而且项目的近期和远期产量、销售收入、利税指标应有尽有。看似具体可行,目标宏伟,但到头来真正能落实的却不多。二是指标考核。经济目标的实现单靠考核很难实现,经济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性。靠指标考核去推动工作,极易造成一级应付一级的结果。在产品结构调整中,我市每年的新产品开发计划都在150项以上,且都直接下达到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从实施的结果看,经考核大都能完成。按理说,每年有那么多的新产品开发出来,全市的工业产品结构应该有一个大的改观。但这些新产品又有多少能走向市场,占领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经济优势呢,可以说为数不多。这不仅仅是企业在产品开发上选择欠准确、营销策略不对头的问题。企业及企业主管部门为了应付考核,为了完成考核指标,在产品开发上硬性凑数,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三是指导上的多变性。一个好的产品结构调整规划,制定出来以后,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作一些调整是十分必要的,即所谓大稳定小调整。规划不稳定就会失去其严肃性,操作者也会无所适从。同时产品结构调整,刚提出一个用几年时间实施一个什么“工程”,时隔一年又要推出一个新的“工程”。这种为迎合某种主观需要而提出的规划,必然无法落实和实现。
二、邯郸市产品结构基本形态现状
邯郸市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基础比较稳固的工业体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1、行业结构现状
邯郸做为老工业基地,是以煤炭、钢铁、棉花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继而建材、电力、机械也得到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工业结构。从行业层面来看,主要特点:一是以重工业为基础,行业结构呈趋重化发展特征。据统计资料,1999年邯郸市规模以上工业,轻工业完成总产值56.66亿元,重工业完成233.02亿元,轻重工业之比为20∶80,重工业占绝对优势。从发展态势看,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也是冶金、电力、建材等重工业。轻重工业之比1985年为36∶64,1995年为27.8∶72.2,1999年为20∶80,行业结构趋重特征进一步强化。二是行业结构低度化。在整个重工业中,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之比1998年为13.1∶67∶19.9,1999年为15.6∶70.8∶13.6。按产业递变规律来分析,重工业化过程中以原材料工业为重点的特征十分鲜明,距高加工度化阶段还有较大差距,加工组装工业发展相对滞后,资源潜力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从轻工业中纺织工业来看,一般纺织份额较大,印染、服装等深加工行业发展严重滞后,行业低度化特征也相当明显。三是传统支柱行业优势逐年弱化,新兴行业发展缓慢。近年来除冶金行业工业产量和效益增长较快外,其他行业增长乏力。机电一体化,仪器、仪表、精细化工等新兴行业尚未形成规模。据统计,1999年全市医药、电气机械、仪器仪表工业产值仅占全市的1.43%。传统支柱行业纺织、煤炭占全市工业份额分别由1995年的15.2%、10.1%,下降到1999年的9.8%、6.9%。支柱行业地位正在发生动摇,行业优势正在逐年减弱。总的来看,我市工业基本处于重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即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阶段,行业结构矛盾十分突出,重工不高效,轻工不精深的状况并没有大的改观。
2、产品结构分析
产品结构是行业结构的具体体现,从产品结构层次来看,我市工业产品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产品结构初级化,粗加工产品多。在加工工业中,大部分是以矿产资源或农副产品为原材料的初级加工产品。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例,炼钢产值1999年当年价为894205万元,占78.6%,而钢压延加工业产值仅34712万元,占3.1%,二者之比96∶4。钢材品种又主要以建材为主,适应机、电工业需要的板、管、带材等深加工产品比例都很小。再如纺织行业,据1995年工业普查资料,棉纱平均支数为18支。行业产品纱、布、印染随着加工深度增加,后部产品比例越来越小,1998年白布与印染布产量之比为81.6∶18.4,即有百分之八十多的白布未经印染就走了销售。第二,产品结构调整有进步,但新产品比例仍较小。199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79800万元,同1998年相比增长25.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9%,占全市入统工业新增产值46%,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有所加快。建材工业当年新产品产值完成6619万元,占行业总产值4.8%,机械制造业完成14167万元,占8.5%,产品适应市场能力大大增强。一些新产品如新兴铸管公司的特大型离心铸管、邯钢的船甲板产品还填补了国内和省内空白。但是相对大宗传统产品加工潜力和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看,新产品比例仍较小,特别是冶金、煤炭、化工、医药、食品,当年完成新产品产值占当年行业产值比重分别只有3.8%、0.6%、0.2%、0.3%和1.2%。第三,产品技术含量低,高新技术产品少。与产品初级化结构相联系,我市工业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据统计1999年全市大中型企业高技术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8175万元,仅占大中型企业当年销售收入的1.3%。
此外,从产品畅、平、滞销情况来分析,据有关部门对全市216种产品适销情况调查,畅销产品占12%,平、滞、产品占88%。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产品是供大于求的大路货。
横向与我省其他城市比较,我市工业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在石家庄、唐山之后,位居第三,而工业整体竞争优势仅排在承德市之前,位居第十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市工业在近年获得较快发展的同时,行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并未大的改观。经济规模的扩大,主要是靠消耗大量资源来支撑,靠劳动和资金的巨大投入来获得,粗放经营特征十分明显,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化的加工增值潜力非常大。要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加工组装工业的发展,提高原材料加工深度;必须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的技术水平;必须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步伐,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加经济效益。
4、原因分析
我市工业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现状,是各种综合因素多年来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化相对滞后。我国工业市场化首先是从轻工业和家电工业起步的,而我市工业以原材料工业为主,多属生产资料性产品,国家控制比例大,时间长,产品销售、产品价格自己没有主动权,执行国家指令性计划色彩较浓,这样就造成多数上游企业不能按市场规律来运作,相应延长了步入市场经济的时间。到目前,两大矿务局、邯邢冶金矿山局,每年还执行一部分国家计划吃中央财政补贴。纺织是我市支柱行业,所用原棉是国家战略物资,很长一个时期原棉价格要由国家统一规定,企业没有采购原料的自主权,也延缓了企业按市场化经营的步伐。同时受外界条件影响,使企业淡化了市场经济思想,强化了对国家的依赖心理和等靠要思想。这就造成了多数企业满足于生产初加工产品,放慢了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使原有产品结构得到固化。二是投入不足。近年受通货紧缩大气候的影响和银行借贷行为的制约,企业筹资能力普遍下降。加上企业产品销售不畅,货款回收困难,多数企业资金紧张状况进一步加剧,处于维持生产的境地,没有能力增加投入,甚至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据统计,我市大中型企业,1996年为127家,1997年129家,1998年为130家,尽管户数逐年增加,但科技经费支出三年分别为22591万元,17513万元,16886万元,呈逐年下降之势。其中新产品开发支出,三年分别为17971万元,12209万元,4505万元,也在逐年减少。即使开发出来新产品,由于资金紧张也难以组织批量生产,形不成规模,发挥不了效益,甚至成功的项目反而成了企业的包袱。这样反过来又影响了企业投入的积极性。三是设备老化严重,技术落后,据1995年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我市工业设备存在严重的老化问题(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市工业设备以国产设备为主,国产设备以80年代和70年代产品为主。以金属切削车床为例,国产设备中,90年代、80年代和70年代及以前产品比例分别为13%、40%和47%。
从设备先进程度看(表2)。我市工业设备多属国内一般水平,国内先进水平较少,国际水平就更少。仍以金属切削机床为例,国际水平0.9%,国内先进水平4%,国内一般水平64.5%,国内落后水平30.6%。如此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技术基础,要生产高精尖产品和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难以想象的。四是人才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人才的竞争。科技人才短缺是造成我市产品结构不合理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以科技人才相对比较集中的大中型企业来看,从事科技活动人员723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476人,分别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7%和1.6%。五是创新机制不健全。大部分企业没有市场部,市场分析、预测工作十分薄弱,开发新产品,上项目没有计划,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偶然性,致使项目的成功率不高。同时由于企业资金紧张,按国家规定应从销售收入中列提的开发基金,多数企业也没有提,使项目资金严重不足。同时在企业科技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又不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科技人员的创新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影响了科技人员积极性、创新性的发挥。从政府角度看,国家为鼓励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新产品,出台了一些有关优惠政策,但落实起来难度较大。如新产品减免税政策规定,新产品增值税25%返还企业,由于采取先收后返还的办法,往往是收而不返。据调查1998年以来财政部门再没向企业返还过,挫伤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另外,与企业新产品开发计划弱化相似,财政部门支持企业的开发基金也存在预算约束软化,随财政状况波动的问题,没有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同时由于科研部门改革滞后,科研活动与企业生产的市场衔接不够紧密,影响了科研成果向产品的转化,结果造成了每年科研成果不少,而企业产品结构变化不大的状况。
三、邯郸市产品结构调整面临的宏观经济背景
着手对邯郸市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无论政府的宏观把握还是企业的微观运作,都要弄清楚所面临的宏观经济背景和目前经济格局呈现的基本特征。
1、产品更新的高速化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态势向前发展。据分析,一个新产品从构想、设计、试制到商业性投产,在19世纪大约要花70年左右的时间,到20世纪70年代后则缩短为5—10年,现在只需花3年或更短的时间。这一事实给我们的启示是,生产企业不能再期望一个若干年稳定的产品高需求量了。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将自己的产品在越来越短的时间内推到市场上。
2、市场需求的多样化
随着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变化很快,消费者由“量的消费”逐步提高到“质的消费”,使得消费者的需求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从而引起产品寿命周期相应缩短。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使得以往单一品种大批量生产,靠批量降低成本的生产方式逐渐无法再施展其威力。因此,要求企业按订单进行生产。与大量生产有所不同的是,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自然增加了企业生产管理的难度。生产方式的这种转变,必然要求企业生产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也相应地进行变革。
3、企业竞争的国际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越来越多的国外厂商进入我国市场,它们不仅向我国输入产品,而且为了降低成本而开始在我国设厂生产,所谓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已开始合二为一。我国企业在家门口就要参与与国外企业的竞争。在我国即将加入WTO的形势下,这种情况就更加严峻。企业竞争的国际化,将引起国内企业经营战略的变化,并导致企业组织的变化,我国企业面临新的选择。
4、生产过剩的双重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告别了短缺时代,但并没有步入供需平衡的阶段,而是过早地陷入了过剩经济的泥潭。据统计,全国600中主要消费品,除棕榈油外,全都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几乎没有供不应求的东西。生产资料也基本如此,一些长期属于供给“瓶颈”的产品,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化肥和铁路运输等,现在都出现了滞销和平衡有余。伴随着市场供给的过剩,出现了产成品库存不断增多,以及生产能力的大量闲置。大多数发达国家也大致出现了这类过剩状况。我国经济处于“双重过剩”的压力之下。
四、正确对邯郸市产品结构调整宏观把握
作为一级地方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条件下,产品结构调整的宏观把握,应以积极推进产品结构升级为主线,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基础,正确发挥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努力创造一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产品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并使之不断完善。
1、转变思维方式。传统计划经济时代,产品结构的调整以政府需要为唯一需要,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政府计划为指令;政府是产品结构调整的主体和直接指挥者,企业则是没有自主能力的执行者,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要你做”与“给你做”的关系。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逐步形成,这种“要你做”与“给不做”的关系也逐步打破,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在产品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被企业所代替,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面对这种地位的变异,政府需要适应,企业也需要适应,而且企业的这种适应时间可能更长一些。作为政府必须以市场经济作为思维的出发点,不仅要主动“让位”于企业,而且有责任为企业“扶位”,去指导、帮助企业坐好主体的位置,调动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让位”又“扶位”,变“要你(企业)做”为“你(企业)要做”,企业有所为了,全市的产品结构调整才能有所作为。
2、改变行为方式。就是变过去重项目、重投资、重个别企业和产品的传统方式,为重调整的环境创造、机制创造的宏观方向把握。也就是说,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产品结构调整的环境和机制应是政府宏观把握的重点。这个环境和机制应能培养出真正的产品结构调整主体,并让这个主体——企业不断地在调整中创新,在调整中发展。
(1)规划指导。政府指导经济工作不可无规划。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结构调整规划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规划,由于体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传统体制下产品结构调整规划的基础是政府经济计划的需要,注重的是产业条块下产品、产量、产值和其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比重,这种规划必然要体现出具体的数量。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产品结构调整的基础是市场需求,更准确地说是全球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对于我国来说,加入WTO以后,全球化经营的理念将成为企业追求发展的新的趋势。这种趋势就是以全球市场为中心,由企业按市场需求开发产品,进行生产经营。企业的目光和经营思想产生了新的跨越。面对这种规划基础的变异,政府在制定产品结构调整规划的时候,要对规划的内容和重点认真进行研究,改变过去传统的“几步曲”的做法,即重点抓哪些产品,这些产品几年达到什么规模的规划方式。要根据市场经济规律,自觉地在规划中体现出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原则和政策措施。市场是变化的发展的,产品势必也在更新、变化和发展,所以规划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个行业的产品结构规定到具体的数量和产值、利税等详细的数据变化上。这样规划就可能是僵化的或者时效性很差。如我市的冶金、纺织、电力、建材等四个支柱行业的产品结构要调强,这是共识。调强的方向是什么?手段是什么?配套的措施是什么?这是规划应当明确的。至于发展什么产品、发展到什么程度,则是调整过程中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而变化。产品结构调整永远不会一劳永逸。
(2)信息服务。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信息这个使人耳聪目明的法宝。信息匮乏,渠道不畅、网络不健全,导致企业信息闭塞,甚至失真,直接影响企业产品开发和结构调整成功与否。我市的企业大多为中小型的,信息缺乏是共同感受。有的企业有资金苦于没有项目,有的企业对市场把握不准,有的企业辛辛苦苦开发出的产品还没投入市场已过时,有的企业看准了的项目又苦于没有资金。信息欠缺限制了企业产品开发和调整的空间。开发信息资源是一个需要企业和企业外部力量去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是产品结构调整中政府应尽的职责。政府及各部门,要发挥各自信息网络宽广的优势,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地向企业发布各种政策和经济技术信息,扩大企业的选择空间,帮助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中找准方向和目标,以减少调整的失误,减少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提高调整的效率和效益。
(3)政策支持。引导和扶持是产品结构调整中,政府宏观把握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引导和扶持最重要的手段是发挥政策的作用。近几年来,从国家、省到我市,为了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先后制定下发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如省政府下发的《关于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通知》、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利用国内外资金和技术对现有企业进行改造的暂行规定》、市政府下发的《印发关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鼓励办法的通知》等等。这些文件对企业的技术改造、嫁接改造、产品开发等都作出了详细的政策规定,应该对产品结构调整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很难落实。政策支持,一方面要加大协调力度,将已有政策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对不适时宜的政策加以修改完善。还要根据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需要,适时制定新的政策。如在税收政策上加大对企业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对重要产业和重大技术开发的产学研活动的专项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的专项扶持政策等等。
(4)规范市场。规范市场就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市场运行和企业经营进行有效监管。在这方面,政府的责任是当好“裁判”。在市场体系和法规还不太健全的过渡时期,极易出现行业垄断、假冒伪劣商品生产,甚至相互倾轧的恶性竞争,企业在市场上的平等关系遭致破坏。企业千辛万苦开发出的产品或难以有效进入市场,或被假冒产品败坏了声誉被迫退出市场,或在相互倾轧中几败俱伤,产品结构调整的成果在市场中丧失。政府当“裁判”,就是要严厉制止和制裁违反竞争规则,影响市场正常运行的行为。必要的时候通过行政指令、行政法规等形式对一些产业中企业的进入、退出、质量、价格进行协调、限制。要保证产品结构调整的宏观效果,没有规范的市场机制是不可想象的。政府应当承担起这一责任。
(5)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发展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行业协会的基本职能是为企业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在产品结构调整中,行业协会具有以下职能:一是服务,如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交流、教育与培训等等;二是沟通,即作为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协助政府制定行业政策,宣传与推行行业政策;三是协调,制定行规行约,规定产品技术与质量标准,协调本行业企业间的经营行为;四是监督,对行业产品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进行严格监督;五是规划,研究本行业发展战略目标与对策,制定行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与发展规划,供政府和企业参考;六是公证,受政府委托授权开展行检行评和资格许可认证等。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市的行业协会得到逐步发展。目前,全市性的行业协会已发展到10余家。这些行业协会在我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履行为政府服务、为企业服务的“双向服务”职能,为行业发展和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产品结构调整,行业协会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品结构调整中的职能作用,将全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与各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进全市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着重战略调整。在产品结构调整中,准确把握战略调整的大方向,应是政府所为的着重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导向和区域优势两大因素决定战略调整的思路。由此考虑,邯郸市产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应综合考虑这样几点:(1)煤炭工业、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纺织工业、建材工业等依然是邯郸经济增长的现实基础,这些基础产业的地位不可动摇,但决不能再走外延扩大再生产之路,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以带动趋重化工业结构向轻型化、高度化和效益化方向发展。(2)从市情优势出发,培育在国内外市场有发展前途,能够拉动邯郸经济持续发展的新产品,以便适时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如煤炭工业,在加快炼焦、洗煤、煤化工等深加工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向气化、液化产品发展,逐步实施产业转移;冶金工业向板材基地和优质铸造产品等高效低耗、精深加工等方向发展;电力工业稳定现有规模,支持发展电能综合利用项目;纺织工业开发高档次、深加工、高附加值和外向型产品,不断提高深加工产品的比重,变纺织优势为服装优势;建材工业在现有优势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型建材产品和环保产品。粉煤灰的综合利用要给予优惠的政策支持;陶瓷工业要在发展高档日用瓷优势的同时,积极向工业瓷和建筑瓷方向迈进。(3)加速发展高科技产品。选择与邯郸现有产业关联度大的高新技术产品,如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工程、环保工程等高技术产品。发展高科技产品,一方面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带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通过高新技术直接形成的产业化,实现产业结构调整。(4)实施名牌战略,打响邯郸品牌。雪驰牌羽绒服装、力力牌强化瓷、新兴牌球墨铸管、丛台牌饮用酒、发达牌纺织系列产品、太行山牌水泥等产品在市场上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品牌效应远没有发挥出来,应该进一步扩大辐射范围,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得响、站得住的知名品牌。
4、注重宏观效果。产品结构调整的宏观效果应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每个行业、每个产业的整体结构不一定都是高精尖或大而全,但必须是高效率和高效益。没有效率没有效益的结构就是不合理的结构;二是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判断产品结构是否优化,是否合理,要看是否符合邯郸经济结构的实际,看邯郸的比较优势效益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有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优产品。这些产品不一定都是最终产品或整机产品,只要能形成气候就行。小部件也能打出大市场。如我国的东莞市,虽没有年产几十万辆汽车的能力,但却能生产占世界总量40%以上的鼠标和PC机专用接线板,零部件生产拉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最近,精明的日本人把目光紧紧盯住了IT业这艘旗舰,打出来“部件立国”的口号,规划着抢夺新经济制高点的战略。这些对我市产品结构调整应该有一个大的启示;四是形成了一种产品结构调整的内在机制。结构调整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今天合理的,明天就可能不合理。结构不合理、不协调是经常发生的,关键是要有一个能够及时作出反应并积极进行调整的机制;五是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课题组成员:李原、张玉平、武占军)
200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