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市场 更新观念 抢抓机遇
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华北冶金建设公司经验调查
从一个八十年代初年产值不足3000万元、单纯从事冶金矿山施工的企业,发展成为今天年施工能力超10亿元,集设计、施工、生产、房地产开发为一体,具有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大型综合性施工企业,中国华北冶金建设公司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健康、快速发展的成功之路。
一、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四个转变”
十几年来华冶公司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开拓市场与调整结构并重,实现了“四个转变”。
由地下向地上转变。华冶公司的前身是邯邢基地冶金矿山建设公司指挥部,组建于七十年代邯邢基地大上期间,队伍基本上是清一色的井巷专业。七十年代末,国家进行国民经济调整,邯邢基地下马,国家指令性计划消失。面对大面积窝工和国家“建矿不如买矿”的政策,他们感到,继续“靠山吃山”,单一搞矿山施工,路子必然会越走越窄。为此,该公司提出了走出矿山、走出邯邢的发展思路。将井巷施工单位由原来的6个压缩到2个,重点发展壮大地表土建和机电安装力量,逐步形成了地表土建、机电安装和井巷施工三足鼎立的施工格局,基本上实现了施工重点由地下向地上的转移。
向跨行业发展转变。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推动企业的更大发展,80年底中期华冶公司确立了“立足冶金、面向社会、调整结构、全面发展”的发展战略。十多年来,该公司在积极巩固冶金建设市场的同时,先后开辟了建材、化纤、水利、交通、电力等十多个施工领域。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施工领域,先后参加了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朔黄铁路以及太旧、长珲、京张高速公路等一大批大型工程施工,总造价4.7亿元。在高层建筑方面,先后承建了河北冶金大厦、潍坊四星级鸢飞大酒店、海南高检大楼等20多个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施工。邯郸工行、中行、人行办公大楼都是由该公司施工的。在化纤、建材施工领域,先后承揽了潍坊、唐山等4个化纤厂以及山化水泥厂、金华水泥厂等十几个水泥厂的建设。在中水电厂建设方面,先后完成了中小型电厂设计、施工180多项。目前,该公司完成的总产值中非冶金行业产值占到了80%左右。
由矿山基建向矿山生产转变。1985年华冶公司在完成了青海锡铁山二矿施工任务后,果断决策承包了该矿的生产任务,从而开始了由矿山施工向矿山生产转移的新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了解,这种做法,具有开创性,在行业内是独一无二的。此后,该公司又与西藏矿业公司共同组建了西藏西华矿业开发公司,与海南钢铁公司组建了海南富海华钴铜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拓宽了企业的生存空间。
向多元化经营转变。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华冶公司认识到,建筑行业僧多粥少,靠施工只能保本微利,难有大作为,必须走“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的路子。1985年以来该公司先后斥亿元之资进行工业生产项目开发,建成了10万吨规模的水泥厂和1500吨的金属镁厂,配套改造了冶金设备制造厂(机加工能力5000吨,金加工能力近万吨),兼并收购了年产2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新型建材厂,与广东沙角电厂合资兴建了年产2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摩天建材公司,与港商合资建成了华南家具有限公司,与天津新华成物业置产有限公司组建了天津市鹏源房地产开发公司。1997年完成多元经营产值1.5亿元,实现效益500多万元,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机制
华冶公司适应市场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始终坚持改革不放松,初步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机制。
在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方面,该公司对二级公司实行模拟法人管理,把二级公司全面推向了市场。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中,对工人实行优化组合,对干部实行定岗定编,竞争上岗,对领导干部实行逐级聘任、定量考核、定额淘汰。同时该公司十分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每年接收的大中专毕业生都在100名左右,今年达到了160名,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分配制度改革中,根据不同岗位性质和特点,该公司实行多种分配模式。对一线工人实行全额计件工资,对基层管理人员根据成本降低情况实行效益工资,对机关干部奖金的发放则根据个人贡献大小,实行“模糊分配”。另外,他们还大力实施剥离分流,将生产经营单位及后勤服务性单位推向市场。
三、严字当头,细化管理,勤俭办企业
十多年来,华冶公司先后投入2亿多元进行设备购置,投入1亿多元进行生产项目开发。如此大的投入哪里来?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严字当头,是“抠”出来的,他们的“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资金的管理上突出一个“紧”字。严格执行资金行政一把手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对管理费用则包干使用,超支不补。该公司的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只占总支出的1.23%和7.63%,在同等规模的施工企业中是相当低的。二是在成本的管理上突出一个“细”字。特别是在材料管理、用工管理和成本核算等关键环节更是从点点滴滴入手。三是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的方针。1985年以来,该公司人均劳动效率增长22.3%,而同期工资增长只有16.4%。正是由于该公司正确处理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在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
四、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和适应市场的新观念是企业发展的保证
华冶公司的实践再一次证明了“搞好一个企业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班子”。华冶现任班子1985年上任以来,立足长远,不等不靠,不图虚名,不争你大我小,只求企业发展,领导班子的合力变成了企业发展的动力。
有了新的观念,才会有新思想,企业也才会有新的出路。华冶公司十分重视干部职工思想观念的更新,除了利用各种会议灌输新思想、新观念外,每次改革措施出台以前都要组织宣讲团深入基层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正是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才使该公司前进的道路越来越宽。
(调研组:田艺杰、左吉全、李原、武占军)
1998年11月